top of page

節慶中的感想-家庭價值的形塑

 

 

 

 

 

 

 

 

 

作‧者‧唐先梅

國立空中大學 生活科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

剛到美國唸書時,對於西方文化與節慶的差異有著許多的驚訝與感觸。雖然在商業的運作下對西方的許多節慶都不陌生,但當這些連接商業的素材與媒體成為我們對這些節日的了解時,其落差是可想而知。一次受邀到美國家庭中共度聖誕節,想像中美國家庭都有美麗的佈置,精緻裝飾的聖誕樹,以及許多可口的食物。但是當我們幾位留學生到時,看到的卻是簡單到有些寒酸的佈置,就連象徵聖誕節的聖誕樹,裝飾品也少的可憐。這更別說食物了,賣場的便宜餅乾加上起司就是一菜,生菜是另一樣菜,主菜是烤雞翅(在美國是便宜的肉類),加上水果與糖果,這就是我們的第一個聖誕大餐。此時的我們都有一種不受重視的感覺,因為在臺灣這樣的請客是很不禮貌。

 

這個不悅的感受直到主人的一番話才讓我們覺得自己的膚淺。他們家的收入並不豐,男主人在教會工作,女主人是單純的家庭主婦,在家教育兩位孩子,家中幾乎是沒有存款。但是他們堅持每年都會邀請幾位無法回家過節的外籍學生到家中,讓他們在節慶中享受家庭的溫暖而感到不孤獨,也因此他們將可用來佈置的費用省下,用來準備10人的晚餐。雖然他們沒有很多資源,但他們願意分享他們所擁有的,因為這正是聖誕節的意義。而我們更在固有認知中的「不豐盛晚餐」,享受最豐盛的溫暖。這樣的體驗讓我每到一些節慶時,除了喜悅有更多的感謝。

 

而讓我更感到驚訝的是這樣的節慶分享是從他們的父母就開始,從小他們每年的聖誕節,父母就會邀請一些無法回家的友人,甚至是陌生人,來家中過聖誕節,所以對他們來說這個節日不是家庭聚會,而是感恩與分享的聚會。對我們學家庭教育的人來說,這正是家庭價值傳承的最佳例證,也說明家庭對孩子社會化與價值建立的重要性。我相信他們的兩個孩子,未來不論是運用什麼方式,也將會傳遞同樣的價值在他們的聖誕節中。

 

這也讓我想到我們想要留給孩子的是什麼家庭價值?努力念書光宗耀祖的傳統價值,是我們我唯一想要子女做的家庭價值嗎?在成就個人與成就家庭的同時,或許值得我們再次省思的議題是我們希望孩子在公民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而這樣的期待並不是從教育子女的行動開始,而是從我們這代自身開始,因為我們的行動正在形塑孩子未來的家庭價值與感恩分享之心。

您有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嗎?

 

新北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提供多元面向服務,紓解您的問題,包含:

諮詢專線電話:(02)412-8185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六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晚間18:00~21:00

書面諮詢服務

若您不會電腦,沒關係!中心也提供書面諮詢服務。您可以將問題寫下寄至本中心,我們會於收到信後一星期內回覆您的問題。

 

信件服務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僑中一街1-1號4樓(新北市教育研究發展中心4樓)

 

請註明:家庭教育中心 收

現場諮詢服務

預約電話2272-4881

 

家庭教育中心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僑中一街1-1號4樓

 

-新北市教育研究發展中心4樓

位置圖

相關諮詢電話

新北市家庭教育諮詢輔導專線  (02)2272-4885 
新北市政府新希望關懷中心福利專線  1957 
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  (02)8965-3359 
新北市高風險家庭關懷通報專線  (02)2961-8094 
內政部男性關懷線  0800-013-999 
婦幼保護專線  113 
生命線  1995 
張老師  1985

©

  • b-facebook
  • Twitter Round
bottom of page